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证名。①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的简称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亦称喜惊、惊伤。《张氏医通·神志门》:“夫惊虽主于心,而肝胆脾胃皆有之。惊是火热烁动其心,心动而神乱也。若因内气先虚,故触事易惊,或卒然闻响大声,目击异物,遇险临危,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。……宜温胆汤加熟枣仁。如远志丸、妙香散、平补正心丹、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。”若因大惊而病者,宜黄连安神丸;由肾虚而惊者,宜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白术、元参、陈皮、黄柏;由胆虚而惊者,宜人参、枳壳、肉桂、五味子、枣仁、熟地、杞子、柏子仁;由肝胆俱虚者,宜酒化鹿角胶,空服下五钱;或由心气不足,神不定而惊者,宜妙香散;由肝虚受风,卧若惊状者,宜珍珠母丸;由血虚而惊者,宜朱砂安神丸;由痰盛而惊者,宜加味定志丸;由思虑过度而惊者,宜清心补血汤;由气血俱虚而惊者,宜养心汤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卷六》)。参见喜惊、惊伤条。②生理名词。七情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东逸

    【介绍】:见罗美条。

  • 轻清疏解

    指用轻清上浮、疏解泄热的方药,治疗上焦风热病证的治法。《温病条辨》:“治上焦如羽,非轻不举。”故治上焦病证须轻清疏解。热本易伤津,发表过度则徒损正气,故宜疏解。常用药物有薄荷、牛蒡子、桑叶、菊花、桔梗

  • 窍泄

    即泄泻。窍指“后窍”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之复,则湿变乃举……甚则入肾,窍泻无度。”详泄泻条。

  • 承岁

    运气术语。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,故名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承岁为岁直。”张景岳注:“丁卯之岁,木承木也;戊午之岁,火承火也,……此以年支与岁,同气相承,故曰岁直,即岁会也。然不分阳年阴年,但取四正之

  • 洁古家珍

    综合性医书。金·张元素撰。1卷。撰年不详。此书分述风、破伤风、厉风、伤寒、咳嗽、吐、热、疟、眼、衄血、消渴、疮疡诸病证。论证简要,选方不泥于古,自拟效方大多平正可取。现有《济生拔萃》本。

  • 幼科医学指南

    见幼科指南条。

  • 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

   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
  • 二十七气

    指经络之气。人身十二经脉、十五络脉共二十七气。这些经络之气,循行人体上下手足之间,从井穴开始,入合于内,流注五腧,最后汇于脏腑,循环不已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经脉十二,络脉十五,凡二十七气,……二

  • 天门冬大煎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二十二方。天门冬、生地黄各三斗半(俱捣压取汁),白蜜、酥(炼)各三升,枸杞根三斗(水煎取汁澄清),麋骨一具(水煮取汁),茯苓、桂心、白术、五加皮、葳蕤、远志、泽泻、菖蒲、山药、人参、石斛

  • 内伤腋痛

    病证名。指郁怒伤肝,积热熏肺,肾火上冲等因而致的腋痛。见《症因脉治·腋痛论》。详腋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