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旋鸡尾

旋鸡尾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旋鸡尾

药材名称旋鸡尾

拼音Xuán Jī Wěi

别名线鸡尾、七星草(《草木便方》),剑刀草、剑刀蕨、连贴草、七星剑毛连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七星凤尾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金鸡尾、石扁担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大叶金星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金星剑,大号七星剑、牛舌黄(《泉州本草》),斩蛇剑、连天草、铁包金、大经刀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石韦龙舌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全草带根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,高50~70厘米。根茎横生,细弱,疏被鳞片;鳞片阔卵形,急尖,淡棕色,早脱落。叶近生,柄长3~15厘米;叶片狭线状披针形至阔线状披针形,长30~45厘米,宽1.5~5厘米,两端狭尖,全缘,近革质,淡绿色,叶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棕黄色,排列成1行或为不整齐的2行,较近中肋,无盖,也不具隔丝。

生境分部生于石上,树上或屋瓦缝隙等阴涅处。分布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,寒。
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苦,寒。"

②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苦,寒,无毒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苦,性凉。"

归经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脾、心、肺四经。"

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通淋,解毒。治热淋,崩带,吐血,衄血,热痢,痔血,肺痈,痨咳,瘰疬,疮肿。
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解毒,消热,凉血,通淋。涂肿毒、发背,消结核。"

②《天宝本草》:"治淋症,赤白带下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五淋带下,头项瘰疬,崩症,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。"

④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"治肺病吐血。"

⑤《泉州本草》:"调气理血,清肺热,泻心火,凉血,镇咳止呕,止痛。治肺痨,肺痈,热毒下痢。"

⑥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杀虫。治蛇伤。"

⑦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治胃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注意虚寒者慎服。

复方①治肺痨咳血:鲜江南星蕨:二至三两,水煎调冰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②治火咳、火淋,止鼻血:旋鸡尾三钱至五钱,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③治肺痈咳嗽胸痛:鲜江南星蕨、鲜苇茎各二两,煎汤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④治小便赤涩痛或带血:鲜江南星蕨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⑤治肠风下血(内痔出血):旋鸡尾根茎二两,猪棕草一两。煮猪肠食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⑥治热痢口渴: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,水煎代茶饮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⑦治痈疽发背:鲜江南星蕨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旋鸡尾

药材名称旋鸡尾

拼音Xuán Jī Wěi

英文名Fortune Microsorium

别名线鸡尾、七星草、剑刀草、剑刀蕨、连贴草、七星剑毛连草、七星凤尾草金鸡尾、石扁担、大叶金星、金星剑、大号七星剑、牛舌黄、斩蛇剑、连天草、铁包金、大经刀草、大石韦龙舌草

出处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铁角燕科植物厚叶铁角蕨的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lenium griffithianum Hook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去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植株高20-25cm。根茎直立,下部密生纤维状须根,顶部被深棕色、披针形鳞片,顶部渐狭成纤维状,边缘略有粗齿。叶近生;叶柄长3-4mm,或近无柄,淡禾秆色,疏被鳞片;叶片近肉质,线状倒披针形,长20-25cm,宽1.5-2.5cm,顶部短渐尖,下部渐狭并下延于短叶柄,全缘或上部有疏缺刻或有钝齿;中脉两面隆起,侧脉二叉,斜向上,两面不明显。孢子囊群线形,长5-7mm,背生于侧脉上侧一边,距离叶边1/2-2/3,在中脉两侧各成1排;囊群盖线形,全缘,灰白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下沟谷岩石上或水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湖南等地。

性味苦;寒;无毒;凉

归经肝;脾;心;肺经

功能主治清热;解毒;利湿。主黄疸;淋浊;高热;烧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
复方①治肺痨咳血: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,水煎调冰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②治火咳、火淋,止鼻血:旋鸡尾三钱至五钱,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③治肺痈咳嗽胸痛:鲜江南星蔽、鲜苇茎各二两,煎汤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④治小便赤涩痛或带血:鲜江南星蕨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⑤治肠风下血(内痔出血):旋鸡尾根茎二两,猪棕草一两。煮猎肠食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⑥治热痢口渴: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,水煎代茶次。《福建中草药》)⑦治痈疽发背:鲜江南星蕨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细叶桉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细叶桉叶药材名称细叶桉叶拼音Xì Yè ān Yè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细叶桉,又名:褐桉树。乔木,高10~50米

  • 锥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锥栗药材名称锥栗拼音Zhuī Lì别名栲栗、山椎、锥子树、勒翠、桂林栲、米锥栗来源壳斗科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,以壳斗、叶和种子入药。

  • 鬼针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(《本草拾遗》),鬼黄花、山东老鸦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婆婆针(《苏南种子植物》),鬼骨针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盲肠草、眺虱草

  • 猪大肠

    药材名称猪大肠拼音Zhū Dà Chánɡ别名地花生、翻转红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西藏远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crotqlarioides Buch.Ham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猪苓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猪苓药材名称猪苓拼音Zhū Línɡ英文名POLYPORUS别名野猪粪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(Pers.)Fries的干燥菌核。春

  • 厚膜藻

    药材名称厚膜藻拼音Hòu Mó Z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、拟厚膜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chymenia carnosa J.Ag.;Pachymeniopsis ellip

  • 蜜蜡

    药材名称蜜蜡拼音Mì Là别名蜡(《肘后方》),蜜跖(《本草经集注》),蜂蜡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工蜂分泌的蜡质,经精制而成。春、秋二季,将取

  • 桔梗芦头

    药材名称桔梗芦头拼音Jú Gěnɡ Lú Tó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茎。功能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,生研末,白汤调服一钱,探吐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沼泽念珠藻

    药材名称沼泽念珠藻拼音Zhǎo Zé Niàn Zhū Zǎo别名湿地葛仙米来源药材基源:为念珠藻科植物沼泽念珠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stoc paludosum Kutz.[Amorph

  • 牛白藤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白藤根药材名称牛白藤根拼音Niú Bái Ténɡ Gēn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茜草种植物牛白藤的根。全年可采。性味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