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木香顺气散

木香顺气散

万病回春》卷二:木香顺气散

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

处方木香(另研)砂仁各1.5克乌药香附青皮(去瓤)陈皮半夏(姜炒)厚朴(姜炒)枳壳(麸炒)各3克 官桂干姜甘草各0.9克

功能主治治中气晕倒。

用法用量上锉一剂。加生姜3片,水煎,木香末调服。

气不转,加苏子、沉香

摘录万病回春》卷二

景岳全书》卷五十四引《医学统旨》:木香顺气散

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

处方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陈皮枳壳砂仁厚朴(制)苍术各3克 炙甘草1.5克

功能主治治气滞腹痛、胁痛。

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加生姜3片,煎至3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
摘录景岳全书》卷五十四引《医学统旨》

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:木香顺气散

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

处方陈皮青皮乌药香附半夏枳壳厚朴各3克木香砂仁各1.5克肉桂干姜甘草各0.9克

制法为末。

功能主治治气厥醒后,肝胃不和,脘胁不舒,胸闷食少。

用法用量生姜3片,木煎服。

摘录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防风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:防风丸药方名称防风丸处方防风(洗)川芎天麻(去苗,酒浸一宿)甘草(炙)各60克朱砂(研,为衣)15克制法上药为末,炼蜜为丸,每丸3克,以朱砂为衣。功能主治主风痰郁热上攻,头痛

  • 和胃丸

    《千金翼》卷十五:和胃丸药方名称和胃丸处方大黄1分,细辛1分,黄连1分,蜀椒(去目闭口者,汗)1分,皂荚(炙,去皮子)1分,当归1分,桂心1分,杏仁(去皮尖双仁,熬)1两半,黄芩1两半,葶苈(熬)半两

  • 吹喉药

    《串雅内编》卷一:吹喉药药方名称吹喉药处方白矾3钱,巴豆5粒(去壳)。制法用铁杓将矾化开,投豆在内,俟矾干,取出巴豆,将矾收贮。功能主治急缠喉风,乳蛾,喉痹。用法用量遇喉痛者,以芦管吹之。摘录《串雅内

  • 乌附白芨方

    药方名称乌附白芨方处方乌附片6克,白芨30克,肉桂6克,干姜6克,煅瓦楞15克,广木香6克,佛手6克,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散寒温中,活血生肌。主中焦虚寒。用法用量加水500毫升,浓煎至100毫升,加糖和

  • 蠲毒丸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五:蠲毒丸药方名称蠲毒丸处方巴豆1钱(取霜),丁香7个,胡椒49粒,斑蝥2个(去翅足)。制法上为细末,烂饭丸,如小绿豆大,朱砂为衣。功能主治九种心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丸,温醋汤送下,不拘

  • 加味黄芩汤

    《医学探骊集》卷三:加味黄芩汤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处方黄芩4钱,厚朴3钱,吴茱萸4钱,毛苍术4钱,杭白芍3钱,升麻3钱,车前子4钱(炒),木通3钱,大枣6枚,甘草2钱。功能主治漏底伤寒。伤寒日久,不能忌

  • 黄杨宁片

    药方名称黄杨宁片来源为黄杨宁经加工制成的片。性状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片;味苦。炮制取黄杨宁0.5g,加辅料适量,制成颗粒,干燥,压制成1000片或500片,即得。功能主治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。用于气滞血瘀所

  • 断源散

    药方名称断源散处方棉花子(铜器炒烟尽,为末)。功能主治血崩,如泉流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空心黄酒调下。摘录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一引胡云阁方

  • 利惊丸

   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:利惊丸药方名称利惊丸处方青黛轻粉各3克 牵牛末1.5克天竺黄6克制法上药研末,白面糊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,身热面赤,喘胀腹满,大小便秘者。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用薄荷

  • 补肝元柏子仁丸

    药方名称补肝元柏子仁丸处方柏子仁(研)1两,薏苡仁1两,乌麻仁1两,车前子1两,枸杞子1两,庵闾子1两,菟丝子(酒浸,别捣末)1两,牡荆子半两,青葙子半两,五味子半两,蛇床子半两,桂(去粗皮)半两,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