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咸虾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幼幼集条。
推拿手法。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,一松一握,反复进行。多用于四肢部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真阳不足,气不化液所致的消渴病。治宜温阳补火。参见消渴条。
病证名。风林寺《女科秘宝》:“经来小便痛如刀割,此血淋也。先用牛膝汤(牛膝、麝香、乳香)一剂,后用海金砂丸(海金砂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车前子、木通、萆薢,为末,米湖小丸,空心下百丸。”
出《庚辛玉册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风邪毒气客于睑肤之间,结聚成肿,肿而睑合不开,故谓之封塞。”即肿胀如杯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牡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。属低级官员,官阶从七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