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朱肱

朱肱

【介绍】:

宋代医学家。字翼中。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1088年(元祐三年)进士,曾为奉议郎,所以有称他朱奉议的。后隐居杭州,自号无求子。专心研究仲景学说数十年,将《伤寒论》各证分类,设为百问加以解答,于1108年(大观二年)写成《伤寒百问》。1114年(政和四年)宋王朝提倡医学,起用为医学博士。1118年,将《伤寒百问》重加校正,并加附方,刻为《南阳活人书》二十卷,对张仲景学说有所发挥和补充。主张以经络六经,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,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,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》加以补充,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。另有《内外二景图》等著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侏儒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礼记·王制》。身材异常矮小人之称。患儿自三、四岁开始,生长发育显著缓慢,身高一直低于同龄同性小儿之平均身高百分之三十以上,年龄越大,矮小越明显,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。仅个别有智力过高或稍低者

  • 鼻槁

    病证名。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:“毛发焦,鼻槁,不得汗。”槁,枯槁也(《说文》)。多因外感热病或肺阴亏虚,致鼻失荣润引起。鼻中少涕,干燥枯槁。此证可见于热性病。宜润肺生津,用清燥救肺汤加减。今之干燥性鼻炎

  • 阴漏

    病证名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不论(眼之)何部生漏,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,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,日间则稍可,非若他证之长流,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而来,故遇阴分即病重,治当温而清之。”宜黄芪汤

  • 问起病

    问诊内容之一。询问起病的时间、原因、经过、治疗情况以及主要症状的特点和变化,对掌握疾病的性质、发生、发展和变化规律,指导辨证施治,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• 曩(nǎng)痢

    病名。八痢之一。又名瀼痢。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。其特征为小腹胀痛,赤白胨下等。治宜散寒止痢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
  • 掌心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铍石

    针具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形如铍针的砭石。

  • 汇通派

   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张飞畴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张倬条。

  • 病证名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障,遮蔽也。”指障碍视力之眼疾。一般将其归纳为外障、内障两大类。外障在睛外遮暗;内障在睛里昏暗。详外障、内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