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梅疔

杨梅疔
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其形黑紫如熏梅状,如遍身有梅疮,内有一二个疔疱,则令遍身疮不发,须针刺其毒,入追毒丹,服土茯苓加托毒之品,随证治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蕨鸡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郁火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郁火恶寒,有素病虚热,忽觉恶寒,须臾战栗,如丧神守,此火郁清道,抑遏阳气于脾土,不得外越,故手足厥冷,乃火极似水,热极反兼水化,自觉其寒非真寒也。外症口苦、溺赤、

  • 瓜萎仁

    出《丹溪心法》。为栝蒌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夹竹桃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药用或误服过量夹竹桃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头痛,头晕,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,谵语,甚则汗出肢厥,心律失常,直至休克死亡。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

  • 茧子

    病名。即趼子。见该条。

  • 半边梳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
  • 黑痣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疥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皮损如小栗浆,搔破有水出。类似丘疹性皮炎。

  • 疯犬咬伤

    病名。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酸味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