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枸橘叶

枸橘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枸橘叶

药材名称枸橘叶

拼音Gōu Jú Yè

别名橘叶(《夏子益治奇疾方》)。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枸橘叶片

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、新枳属甙、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甙。花含枳属甙。

性味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理气,祛风,消肿,散结。

①《茶谱》:"嫩叶煎汤代茶,去风。"
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行气,消结,止呕。治噎膈反胃,呕吐,口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5钱;或炒研作散剂。

复方①治下痢脓血,后重:枸橘叶、萆薢,等分,炒存性,研,每茶调下二钱服。又治喉瘘,消肿导毒。(《纲目》)

②治咽喉生疮,层层如迭,不痛,日久有窍出臭气,废饮食:臭橘叶,煎汤连服。(《夏子益治奇疾方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枸橘叶

药材名称枸橘叶

拼音Gōu Jú Yè

英文名Leaf of Trifoliate-orange

别名橘叶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(L.)Raf.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ncirus tuifoliata (L.)Raf.[Citrus trifoliata L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枸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茎无毛;分枝多,小枝呈扁压状。茎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,长1-5cm,刺基部扁平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叶柄长1-3cm,宽2-5mm;顶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1.5-6cm,宽0.7-3cm,先端微凹或圆,基部楔形,边缘有不明显小锯齿;侧生小叶较小,椭圆状卵形,基部稍偏斜,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,具半透明油腺点。花白色,具短柄,单生或成对生于二年生枝条叶腋,常先叶开放,有香气;萼片5,卵状三角形,长5-6mm;花瓣5,倒卵状匙形,长1.5-3cm,宽0.5-1.5cm;雄蕊8-20或更多,长短不等;雌蕊1,子房近球形,密被短柔毛,6-8室,每室具数枚胚珠,花柱粗短,柱头头状。柑果球形,直径2-5cm,熟时橙黄色,密被短柔毛,具很多油腺,芳香,柄粗短,宿存于枝上。种子多数。花期4-5月,果期7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多栽培于路旁、庭园作绿篱。

资源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为三出复叶,小叶片卷曲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1.5-5cm,宽1-3cm,先瑞圆或微凹,基部楔形,稍不对称,边缘有波形锯齿,上面暗黄绿色,主脉被疏短柔毛,下面发黄绿色,对光透视有多数透明腺点;总叶柄长0.5-3cm,具翼,宽3-5mm。微革质而脆。有特异香气,味辛辣、微苦。

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(poncirin),新枳属甙(neoponcirin),柚皮甙(naringin)和野漆树甙(rhoifolin)等黄酮化物。

性味辛;温

归经肺;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理气止呕;消肿散结。主噎膈;反胃;呕吐;梅核气;疝气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;鲜品30g;或炒研末,第次3-6g。

各家论述1.《茶谱》:嫩叶煎汤代茶,去风。

2.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行气,消结,止呕。治噎膈反胃,呕吐,口疮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原蚕蛾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。于夏季,取雄性蚕蛾,以沸水烫死,晒

  • 貒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貒骨药材名称貒骨拼音Tuàn Gǔ别名土猪骨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貒肉"条。生境分部产于四川。

  • 秋葡萄

   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、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.,以茎入药。生境分部甘肃、陕西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甘、微涩,凉。功

  • 肥肉草

    药材名称肥肉草拼音Féi Ròu Cǎo别名家构、酸酒子、酸杆、福笛木、羊刀尖、棱茎木、百花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rdiophyton fordii (O

  • 粉背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粉背蕨药材名称粉背蕨拼音Fěn Bèi Jué别名铁脚凤尾草、鸡脚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水郎鸡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卷叶凤尾、岩飞蛾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江西

  • 眼子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眼子菜药材名称眼子菜拼音Yǎn Zǐ Cài别名水案板、水板凳、金梳子草、地黄瓜、压水草来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.

  • 灰绿水苎麻

    药材名称灰绿水苎麻拼音Huī Lǜ Shuǐ Zhù Má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灰绿水苎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macrophyllaHornem.var.canescen

  • 溪黄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溪黄草药材名称溪黄草拼音Xī Huánɡ Cǎo别名熊胆草、山熊胆、风血草、黄汁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(Ham.

  • 草本三角枫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性味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祛风湿,利

  • 罗布麻叶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罗布麻叶药材名称罗布麻叶拼音Luó Bù Má Yè英文名FOLIUM APOCYNI VENETI别名红麻、茶叶花、红柳子、野麻、羊肚拉角、泽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