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柳穿鱼

柳穿鱼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柳穿鱼

药材名称柳穿鱼

拼音Liǔ Chuān Yú

来源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Mill.,以地上全草入药。秋季开花时采集,晒干。

性味咸、苦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利尿。用于黄疸,小便不利;外用治痔疮。

用法用量2~3钱;外用适量煎水熏洗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柳穿鱼

药材名称柳穿鱼

拼音Liǔ Chuān Yú

出处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
来源玄参科植物柳穿鱼全草。夏季花盛开时采收,阴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70厘米。主根细长,黄白色,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。叶多互生,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,先端尖,全缘,无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较密;苞片披针形;花萼长3毫米,5裂,披针形:花冠2唇形,花筒长,基部有距,长20~30毫米,喉部闭合,淡黄色,在下唇的凸起处有橙黄色斑点;雄蕊4,2枚较长;雌蕊子房上位,2室。蒴果近球形,长9~10毫米。花期6~9月。果期8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固定或半固定沙丘、沙质地、草原、干山坡、山沟路旁等处。分布东北、内蒙古等地。

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碱鸭嘴花碱。花含黄酮类蒙花甙、柳穿鱼甙和新蒙花甙。

药理作用10%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(2.5~6克/公斤)能抑制其活动,并延长圜己***引起的睡眠时间;对麻醉兔、猫、犬,能显着降低血压,兴奋呼吸,使心跳变慢,在心电图上延长PQ间隙并改变甲波波型;对离体蛙心,1:600~1:2000能增强收缩幅度,减慢频率;对离体兔耳,有收缩血管的作用;对离体兔、猫小肠则可降低张力。有人曾报告其利胆作用。

性味甘微苦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治头痛,头晕,黄疸,痔疮便秘,皮肤病,汤火伤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流行性感冒:柳穿鱼、草乌各一两,麦冬、多叶棘豆各五钱,缬草、黑芸香各三钱,牛黄三分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五分至一钱,开水冲服。

②治汤火伤:柳穿鱼三钱,地榆炭五钱,大黄四钱,冰片一钱。共研极细末,油调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柳穿鱼

药材名称柳穿鱼

拼音Liǔ Chuān Yú

英文名Herb of Butter-and-eggs, Herb of Yellow Toadflax

出处出自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柳穿鱼全草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aria vulgaris Mill..subsp.sinensis (Bebeaux )Hong [L.uulgaris Mill var .sinensis Bebeaux]

采收和储藏:夏季花盛开时采收,阴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茎直立,无毛,常在上部分枝。叶多互生,下部少轮生;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2-6cm,宽2-4(-10)mm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果期伸长而果疏离,顶生,各部被腺毛,少无毛;花梗长2-8mm;苞片条形及狭披针形,超过花梗;花萼5深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4mm,外面无毛,内面被腺毛;花冠黄色,除距外长1.5-1.8cm,距长1-1.5cm,下唇在喉部向上隆起,檐部呈假面状,喉部密被毛;雄蕊4,两两靠近。蒴果卵圆形,长8-10mm,先端6瓣裂。种子盘状,边缘有宽翅,成熟时中央常瘤状凸起。花期6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地、山坡草地及路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区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乙酰柳穿鱼甙(acetyl pectolinarin)[1],γ-羟基谷氨酸(γ-hydroxyglutamic acid)[2];地上部分含鸭嘴花碱(peganine)[3]。

叶含龙头花甙(antirrinoside)[4]。

花含蒙花甙(linarin),柳穿鱼甙(pectollinarin)[5],新蒙花甙(neolinarin)[6]。

药理作用10%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(2.5-6g/kg)能抑制其活动,并延长圜己***引起的睡眠时间;对麻醉兔、猫、犬,能显着降低血压,兴奋呼吸,使心跳变慢,在心电图上延长 PQ间隙并改变T波波型;对离体蛙心,1:600一1:2000能增强收缩幅度,减慢频率;对离体兔耳,有收缩血管的作用;对离体兔、猫小肠则可降低张力。有人曾报告其利胆作用。

性味味甘;微苦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感冒;头痛头晕;黄疸;痔疮便秘;皮肤病;汤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衍;或煎水熏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竹蛇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、青竹丝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。原形态全长50~80厘米。头部

  • 伏龙肝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伏龙肝药材名称伏龙肝拼音Fú Lónɡ Gān别名灶心土来源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。性状为不规则的团块,大小不一。全体红褐色,表面有削砍的刀痕。质较硬,断面

  • 毛葡萄根皮

    药材名称毛葡萄根皮拼音Máo Pú Tɑo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.[V.pentagona Di

  • 毛血藤

   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、荞叶细辛、云扣莲、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.,以根入药。

  • 曲枝天冬

    药材名称曲枝天冬别名毛叶天冬、霸天王、抓地龙、糙叶天冬来源百合科曲枝天冬Asparagus trichophyllus Bunge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青海。性味甘

  • 雷公连

    药材名称雷公连拼音Léi Gōnɡ Liá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别名大医药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野红苕、青藤、雷公药、风湿药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

  • 西施舌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西施舌药材名称西施舌拼音Xī Shī Shé别名车蛤(《闽部疏》),土匙、沙蛤(《闽中海错疏》)。出处《本草从新》来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。在朔、望大潮期间,到海滨采捕。原

  • 莳萝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(侯宁极《药谱》),莳萝椒(《本草蒙筌》),小茴香(《纲目》),瘪谷茴香(《本草正义》),土茴香(《中药志》)

  • 山苏木

   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、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香疙瘩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土檀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、叶。

  • 鹅管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鹅管石药材名称鹅管石拼音é Guǎn Shí来源为海产腔肠动物树珊瑚科的栎珊瑚Balanophyllia sp.以石灰质骨骼入药。全年可采集,敲去杂石部分取条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