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梨叶

梨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梨叶

药材名称梨叶

拼音Lí Yè

出处《唐本草》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秋子梨等的

化学成分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。叶在成叶期含氮、磷、钾最高,以后则逐渐减少,钙、镁含量则与此情况相反。

功能主治治食菌中毒,小儿疝气。

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乱吐利不止,煮汁服之。"

②《日用本草》:"捣汁服,解中菌毒。"
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敷疮。"

④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捣汁服,治小儿疝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或捣汁。外用:捣汁涂。

复方①治霍乱心痛,利,无汗:取梨叶、枝一大握,水一升,煎取一升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②疗蠼螋尿疮,黄水出:捣梨叶汁敷之,干即易。(《钱氏箧中方》)

③治病中水毒:梨叶一把,熟捣,以酒一杯,和绞服之,不过三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④治食梨过伤:梨叶煎汁解之。(《纲目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梨叶

药材名称梨叶

拼音Lí Yè

英文名Pear Leaf

出处出自《唐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药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2.Pyrus pyrifolia (Burm.f.) Nakai[Ficus pyrifolia Burm.f.]3.Pyrus ussuriensis Maxim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1.白梨 乔木,高达5-8m。树冠开展;小枝粗壮,幼时有柔毛;二年生的枝紫褐色,具稀疏皮孔。叶柄长2.5-7cm;托叶膜质,边缘具腺齿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1cm,宽3.5-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,微向内合拢,初时两面有绒毛,老叶无毛。伞形总状花序,有花7-10朵,直径4-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,花梗长1.5-3cm;花瓣卵形,长1.2-1.4cm,宽1-1.2cm,先端呈啮齿状,基部具短爪;雄蕊20;长约花瓣的一半;花柱5或4,离生,无毛。果实卵形或近球形,微扁,褐色。花期4月。果期8-9月。

2.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: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;果实褐色。花期4月,果期8月。

3.秋子梨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:叶形大,长5-10cm,宽4-6cm,叶边刺芒长;花柱5;果实黄色,果梗长1-2cm。花期5月,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白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。

2.沙梨:生于海拔100-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。

3.秋子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。

资源分布:1.白梨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

2.沙梨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3.秋子梨分布东北、华北及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性状叶多皱缩,破碎,完整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,或近圆形,叶缘锯齿成刺芒状,叶柄长2.5-7cm。表面灰褐色,两面被绒毛或光滑无毛。质脆易碎。气微,味淡、微涩。

化学成分白梨叶含蛋白质,过氧化物酶,多酚氧化酶。沙梨含绿原素(chlorgenic acid),熊果酚甙(arbutin)和鞣质。

性味苦、涩、辛凉

归经肺;脾;膀胱经

功能主治舒肝和胃,利水解毒。主霍乱吐泻腹痛,水肿,小便不利,小儿疝气,菌菇中毒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;或鲜用捣汁服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捣汁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茉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茉莉根药材名称茉莉根拼音Mò Lì Gē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根。化学成分含生物碱、甾醇。药理作用茉莉根水液1~8克/公斤腹腔注射,对青蛙、鸽、大鼠、

  • 山菅兰

    药材名称山菅兰拼音Shān Jiān Lán别名老鼠砒、山猫儿、山大箭兰、山交剪、桔梗兰、绞剪草来源百合科山菅兰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(L.)DC.,以根入药。四

  • 小酒瓶花

    药材名称小酒瓶花别名红素馨、红花茉莉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红茉莉Jasminum beesianum Forr. Et Diels,以全株入药。秋季采集,切细晒干。性味微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通经活络,

  • 地羊鹊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、三月黄花、酸米子、小花生藤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

  • 大烟锅草

    药材名称大烟锅草别名香油罐来源菊科金挖耳属植物大花金挖耳草Carpesium macrocephalum Franch. Et Savat.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苦,微寒。功能主治凉

  • 玉铃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. et Zucc.,以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辽宁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。功能主治驱虫。主

  • 华山矾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华山矾果药材名称华山矾果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。功能主治《广西中药志》:"干燥后,研成粉末,治

  • 干冬菜

   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(《纲目拾遗》),陈干菜(《本草再新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,经盐腌蒸晒而成。原形态形态详"菘菜&qu

  • 三羽叉蕨

    药材名称三羽叉蕨拼音Sān Yǔ Chā Jué别名鸡爪蕨、大叶入地蜈蚣、昏头鸡来源药材基源: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ctaria subtriphylla(Hook.et

  • 绿豆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绿豆叶药材名称绿豆叶拼音Lǜ Dòu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。性味《本草汇言》:"味苦,气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治吐泻,斑疹,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