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槐米

槐米

药材名称槐米

拼音Huái Mǐ

英文名Flos Sophorae Immaturus

别名白槐、柚花

来源为豆科植物Sophora japonica L.的花蕾。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,及时干燥,除去枝、梗及杂质。

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15~25cm。羽状复叶互生;叶轴有毛,基部膨大;小叶9~15,卵状长圆形,长2.5~7.5cm,宽1.5~5cm,先端尖,基部阔楔形,下面灰白色,疏生短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;萼钟状,有5小齿;花冠乳白色,旗瓣阔心形,有短爪,并有紫脉,翼瓣和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;雄蕊10,分离,不等长。荚果肉质,串珠状,长2.5~5cm,无毛,不裂。种子1~6,肾形。花期7~9月,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有栽培。

性状花蕾卵形或椭圆形,长2~6mm,直径约2mm。花萼黄绿色,下部有数条纵纹。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。花梗细小。体轻,手捻即碎。无臭,味微苦涩。

化学成分凉血止血,清肝泻火。用于便血、痔血、血痢、崩漏、吐血、衄血、肝热目赤、头痛眩晕。

功能主治花(槐花)凉血止血;果实(槐角)清热泻火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竹兰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竹兰药材名称野竹兰拼音Yě Zhú Lán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。秋季挖根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45~65厘米。茎直立,上

  • 山蒟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蒟药材名称山蒟拼音Shān Jǔ别名酒饼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石蒟、穿壁风(《广西中草药》),爬岩香、石南藤、廿四症、上树风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。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

  • 常春藤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常春藤子药材名称常春藤子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。秋后采集。性味《本草拾遗》:"甘,温,无毒。

  • 红五加

    药材名称红五加拼音Hónɡ Wǔ Jiā别名五爪龙、大血藤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木质藤本,有卷须。叶互生,具长柄;叶常为指状或叉指状,有小叶5~7枚

  • 红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、红岩芋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。秋、冬采集。切片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,高30

  • 野饭豆

    药材名称野饭豆别名山豆根[云南]、烟蒸果、知子藤棵来源豆科野饭豆Indigofera caudata Dunn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、微涩,凉。功能主治祛风,消炎,止痛,截疟。主治疟疾。用法

  • 暗鳞鳞毛蕨

    药材名称暗鳞鳞毛蕨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-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串铃

    药材名称串铃拼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、小羊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atiens pinfanens Hook.f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

  • 人尿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人尿药材名称人尿拼音Rén Nià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取健康人的小便,去头尾,用中间一段。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,名为"童便"。性味咸,凉

  • 昙花茎

    药材名称昙花茎拼音Tán Huā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piphyllum oxypetalum(D.C)Haw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。原形态灌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