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村痘诀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即一滴金丸,见该条。
即腋窝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丁锦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即脑疽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徐表南州记》。为补骨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述钩元》。为红豆蔻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三:“初起微有寒热,微觉咽痛头疼,面目如常,口无痰涎。寒热悉退,惟喉间略有阻碍,故人皆忽之,喉间或现黄块、黄条,不一其形,并不一其处,总以黄如鸡膏凸越成瓣为真。”疫喉的一种类型。宜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本高。安徽下山坦人。精于外科及针灸,善疗痈疽,尝治走马疳、颈疽、喉痈等证,不数日即愈,因而名闻当地。
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。如《伤寒论》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。《方函口诀》:“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。”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,又有表寒里热证、表热里寒证等。详表证、里证、寒证、热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