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毛蓼

毛蓼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毛蓼

药材名称毛蓼

拼音Máo Liǎo

别名四季青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水辣蓼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
出处《本草拾遗》

来源为蓼科植物毛蓼全草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茎直立,被稀疏短柔毛或近秃净。叶披针形,长8~1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狭窄,两面疏生短柔毛,尤以边缘和中脉上为甚;托叶鞘筒状,长1.5~2厘米,膜质,密生长柔毛,先端有粗壮的长睫毛,睫毛长过托叶鞘或等长;叶柄长约1画米,密生柔毛。穗状花序,长3~10厘米,顶生或腋生,稍分枝;总花梗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;苞片鞘状,膜质;花被5深裂,白色或淡红色;雄蕊5~8。瘦果卵形,有3棱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于水旁、田边、路边湿地及林下。分布江苏,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《纲目》:"辛,温,有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痈肿疽瘘瘰疬,杵碎纳疮中,引脓血,生肌。亦作汤洗疮,兼濯足治脚气。"

②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取根敷伤。"
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消肿,散毒,治皮肤病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毛蓼

药材名称毛蓼

拼音Máo Liǎo

别名蓼子草蓼子草、红蓼子、竹叶菜、小毛草、柳辣子、红梗草、细刺毛蓼、香草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毛蓼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barbatum L.[ P.BarbatumL·var·gracuile(Dans·)Steward]

采收和储藏:初花期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茎直立,无毛或被疏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密被柔毛;托叶鞘筒状,长1.5-2cm,膜质,密生长柔毛,先端有粗壮的长睫毛。叶片披针形,长8-15cm,宽1.5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疏破短柔毛,叶缘有缘毛;叶脉明显,沿中脉密生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总花梗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;苞片膜质,具缘毛;花被5深裂,淡红色或白色,无腺点;雄蕊5-8;花柱3,柱头头状。瘦果三棱形,黑褐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花期4-8月,果期6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路旁、沟边及林荫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西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茎技圆柱形,粗壮,黄褐色,密被伏毛,断面中空,节部略膨大。叶卷曲,易破碎,展平后呈披针形,或狭披针形,长8-15cm,宽l-2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并下延至叶柄,两面被短伏毛,褐色,草质;托叶鞘长筒状,长1.5-2cm,密被粗伏毛,膜质,先端有粗壮的长睫毛。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,长可达10cm;花被淡红色或黄白色。瘦果卵形,有3棱,长约2mm,黑色,有光泽,具宿存花被。气微,味微涩。

药理作用全草有抗菌作用:根有收敛作用,可治肠炎;种子为芳香剂,量大有催吐、泻下作用。

性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排脓生肌;活血;透疹。主外感发热;喉蛾;久疟;痢疾;泄泻;痈肿;疽;瘘;瘰疬溃破不敛,蛇虫咬伤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麻疹不诱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主痈肿疽痿瘰疬,杵碎纳疮中,引脓血,生肌。亦作汤洗疮;兼濯足治脚气。

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取根敷伤。

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消肿,散毒,治皮肤病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把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狼把草药材名称狼把草拼音Lánɡ Bǎ Cǎo别名豆渣菜、郎耶菜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.的全草。夏秋采收,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性

  • 秋牡丹根

    药材名称秋牡丹根拼音Qiū Mǔ Dān Gēn别名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emone hupehensis Lem.var.japonoica(Thunb

  • 佛手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(《中馈录)),佛手香橼(《闽书》),蜜筩柑(《黔书》),蜜罗柑(《古州杂记》),福寿柑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五指柑

  • 卷柏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卷柏药材名称卷柏拼音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别名一把抓、老虎爪、长生草、万年松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(

  • 狗响铃

    药材名称狗响铃拼音Gǒu Xiǎnɡ Línɡ别名响铃草、荷猪草、黄花野百合、马铃草、假花生、狗响铃[云南]来源豆科狗屎豆属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.

  • 海参内脏

    药材名称海参内脏拼音Hǎi Shēn Nèi Zànɡ别名海参肠来源药材基源:为刺参科动物刺参、绿刺参、花刺参等的内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postichopus japonicus(Selen

  • 紫苏

   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、红苏、红紫苏、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(L.)Britt.的带枝嫩叶。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,割下全株,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

  • 刺萼悬钩子

   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别名黄琐梅、小红袍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。拉丁

  • 越西木香

    药材名称越西木香别名越隽木香来源菊科川木香属植物越西木香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、有茎菜木香V. edulis (Franch.) Ling. F. caulescens

  • 假百合

    药材名称假百合拼音Jiǎ Bǎi Hé出处《广西中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。8~9月采挖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木,高60~150厘米。鳞茎狭窄,卵形,无鳞片,具淡褐色的膜被;须根多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