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刺莓果,详该条。
出《古今医鉴》。疮痘之毒,由内向外透出的为顺,已出复入的为陷。痘出不能成浆的,谓之倒陷。五陷,指痘疮已出,由于调治失宜,以致毒气内陷,其浆不成的五种严重证候。临床分紫陷、黑陷、白陷、灰陷和血陷。详各条
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人参、麦门冬、肉苁蓉各六两,山茱萸、山药各十两,熟地黄、桑椹各一斤,鹿茸一对,龟板胶、枸杞子各八两,鱼鳔、菟丝子各四两,当归五两,北五味子三两,紫河车二个,柏子仁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白芍药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血虚腹痛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内眦。详该条。
指黄疸久不退,已转阴黄的患者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“腹满,舌痿黄,躁不得睡,属黄家。”
①指肾水不足,引起心火独旺的病变。主要证候有心烦、头晕耳鸣、失眠或睡卧不宁,舌尖红,脉细数等。②指肾本脏阴阳失调,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。详肾火偏亢条。
病名。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。多由肺胃热蕴,复感风热,痰毒邪火上冲所致。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,连及口底及咽喉,妨碍饮食,身发寒热(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
即法文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