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为麻疹后久咳不止,肌肉削瘦的病证。多由病儿胎禀不足,麻毒深重,热久伤津所致。多见于麻疹之后,热留不退,发枯毛竖,肉消骨立,渐渐羸瘦。如病情迁延不愈,则见睡时露睛,口鼻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。官阶正三品。
舌质红而有裂纹。为里热内迫,肺胃阴伤,宜甘寒泻火,育阴生津。
见鬼眼条。
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,或生左,或生右,……。”即松子风之生于单侧者。详双松子风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之才条。
见针灸集成条。
《内经》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。”是对前臂内侧皮肤(尺肤)诊察部位的划分。上,指上段,即远端;竟,尽也。上竟上,是前臂远端上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