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古云岐针法
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条。
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条。
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。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“循经性疼痛”;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、冷、热、痒、酸胀、蚁走样、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“循经性异感”。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,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胡椒药材之一种,详胡椒条。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香加皮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玉米须,详该条。
食早餐的时候,即卯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日入,夏早食。”
乳子,吮食母奶的婴儿,乳子脉即婴儿的脉象,见《景岳全书·脉神章》。三岁以下的婴儿,其诊脉方法有不同于成人之处:一般以一息八至为平;诊脉只候其脉象,一般不分别其寸关尺部位;脉象以浮沉候表里、迟数候阴阳寒
指火、气的偏盛偏衰。火气偏盛,阳热有余则身热烦渴;火气不足则形寒肢冷,倦怠短气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人火气不调,举身蒸热。”又云:“火去则身冷。”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一指经血不按期循经而行。二指逆经。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:“女子经血妄行或吐血,或唾血,或口内血腥,用四物凉膈散加生韭自然汁服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