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辨证录》卷四方。白芍药、玄参、麦门冬各一两,生地黄五钱,甘草、荆芥各一钱,白芥子二钱,茯苓三钱,半夏八分,陈皮五分。水煎服。治火郁少气,胁、腹、胸、背、面目、四肢填塞愤懑,时而呕逆,咽喉肿痛,口干舌
【介绍】:见夏子益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即猪肾,详该条。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、生地黄、菊花、谷精草、木贼、大黄(酒炒)、羌活、石决明、蔓荆子、白芷、黄柏、连翘、龙胆草各一钱,蝉蜕七个。为粗末,水煎,食远服。治翳矇瞳子。
书名。①清·柯琴编注。4卷。书成于1669年。柯氏在编注此书时,贯串“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,不专为伤寒一科”的思想,对《伤寒论》原文逐条逐句加以研究、校正。编法上的特点是“以证为主”,如麻黄、桂枝、白
【介绍】:明代道士。云南人,著名道士刘渊然的门徒。十五世纪上半叶时在京城掌管道教事,卒于1462年。辑有《青囊杂纂》一书(包括内、外、妇产、儿科等八种)、《秘传经验方》等书。
出《周礼·天官》。指专治肿疡、溃疡、金疮、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。
证名。多由内有瘀血或痰饮所致。两眼周围目胞呈黯黑色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》:“……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。”又李中梓《诊家正眼》卷一:“目胞黑者,痰也。眼黑行走呻吟者,骨节痰痛,痰
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大概目圆而长,外有坚壳数重,中有清脆,内包黑稠神膏一函。膏外则白稠神水,水以滋膏。”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,庄内黑水曰神膏,有如卵白涂以墨汁。”概念欠明确。但
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,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所藏: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肾藏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