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审视瑶函》卷五。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。治视物异色。见复明散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山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广西志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蜀官吏。字钦仲。梓潼涪(今四川梓潼)人。曾为仆射中散大夫,通五经诸子,博学,笃好医方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阳明大肠经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猴疳。新生儿臀部发红,重者蔓延全身,甚则皮肤发红,随即大片皮肤脱落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猴疳者,状如圆癣色红,从臀而起,渐及遍身,四周皮脱,中露赤肉,若猴之状,乃胎中毒邪,蓄于肾脏所发。”内
见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条。
睁眼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阳气盛则瞋目。”
病名。《囊秘喉书》卷上谓心出气系指:“舌上忽有簪孔、(血)出不止,此属心经火甚也。”参见舌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