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豉饼灸,见该条。
见水罐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三引汤松阿道士方。炮穿山甲一两,炒槐花、明矾各二两。为细末,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,每服二钱,每早空腹时白汤送下。治痔漏。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骶正中线,当尾骨端上2寸处。主治癫痫,向上沿皮刺2~3寸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马兜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铜痧,浑身上下头面眼珠,尽如姜黄色者,邪热攻乎脾胃,而土之本色现于外也。盖脾为阴脏,己土主燥;胃为阳腑,戊土主湿,一湿一燥,湿热熏蒸,如盦面状,故发黄也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
解剖学同名骨。长方形,左右二块构合,支撑鼻背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