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热内蕴

湿热内蕴

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。湿为重浊粘滞之邪,阻碍气机,与热邪相合,则湿热交困。热因湿阻而难解,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。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、午后热高、身重疲乏、神志昏沉、胸脘痞满、不思饮食、大便粘腻不爽、小便不利或黄赤,或黄疸等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犬齿

    又名虎牙。即今之单尖牙。

  • 葛怀敏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人。曾为益州路提点刑狱、镇西军节度使等。集有《神效备急单方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濂珠

    出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珍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指爪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喉痹,刺手小指爪纹中,出三大豆许血,逐左右刺,皆须慎酒面毒物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小指爪纹。定位在手小指背侧,爪甲根部中点处。主治喉痹。点刺出血。

  • 宣通水道

    开肺气而利水湿的方法。适用于咳嗽气喘而兼有水肿者。患者浮肿在上半身和面部严重,小便不利、量少色深黄、腹部胀满,伴有咳嗽气喘,或有寒热,苔白,脉浮滑。可用麻黄、苏叶、浮萍、茯苓皮、杏仁、桑白皮等药。

  • 气厥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厥者,逆也。本篇讨论寒热相移,皆由气逆所致,故名。内容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病变,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,可演变为种种疾病;另一方面又说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,一脏有病,可

  • 产后发痓

    痓同痉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痉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黑底生刺舌

    舌上生芒刺,刮去芒刺,舌底黑色。此为脏腑热极,津液大伤恶候,急用苦寒泻火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黄芥子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芥子,详该条。

  • 三里

    经穴名。其中,在上肢者称手三里,属手阳明经,位于前臂背面桡侧的上段,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,距曲池穴2寸处。在下肢者称足三里,属足阳明经,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,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