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毒下血

热毒下血
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多因嗜食炙煿,或饮酒过多,热毒蕴结大肠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大便下血,颜色鲜红,腹痛口渴肛门灼热舌红干燥,脉弦数等。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。选用黄连丸凉血地黄汤芍药黄连汤,或四物汤加黄连槐花之类。亦有热甚所下色黑者,解毒汤合四物汤加大黄。……毒者病邪蕴久,色浊,后重疼坠,四物汤加木香槟榔,或四味香连丸等(见《医学入门·杂病》)。本证可见于细菌性痢疾、出血性小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。参见热痢便血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骨疔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协寒利

    病证名。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。《伤寒捷诀·肠垢鹜溏》:“协寒利者,曰鹜溏,脐下必寒,宜理中、四逆汤主之。”参见寒泻、寒泄、鹜溏条。

  • 瓜瓣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为冬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揉大指甲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揉大指甲法,大指甲为外脾,揉之,补虚止泻。”

  • 铍石

    针具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形如铍针的砭石。

  • 巴达杏仁

    见《本草通玄》。即巴旦杏仁,详该条。

  • 出髎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·凡例》。即脱臼,见该条。

  • 王一鹏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启云。松江(今上海)人。少年落拓不羁,父节之,有医名,督学甚严。名医沈虚明视其才,悉授其术,乃精小儿医。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,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。

  • 万病回春

    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明·龚延贤撰于1587年。卷1包括“万金一统述”以及药性歌、诸病主药、形体、脏腑、经脉等总论内容;卷2~8分述各科病证证治,末附“云林暇笔”等。作者于自序中称:“祖轩、岐,宗仓、越,

  • 下元

    下焦元气,指肾气而言。见《脾胃论》:“下元土盛克水,致冲、任、督三脉盛。”肾居下焦,内藏元阴、元阳之气,故称“下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