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。即油汗。详绝汗条。
病证名。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,多属虚证。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。渴,大便溏,小便少,不涩赤,此属阴水。”《医学入门·水肿》:“阴水多内因,……或肌饱劳役、房欲而见阴证。”《类证治裁·肿胀》:“因肺脾
病证名。即鼻衄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……后秋至冬为阳明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七方。黄芪、肉桂、炮姜、炒芍药各一两,炙甘草、当归各一两半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水煎服。三日次。治寒冷腹痛。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辛味甘味的药物能发散,其药性属阳。如桂枝、防风的性味辛甘,能发散解肌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肠痫之为病,不动摇。”参痫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洁古老人珍珠囊条。
见脉诀启悟注释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