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畏明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背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手发背。见该条。

  •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

   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。

  • 过冬青

    出《经验广集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蒙药正典

    即《蒙医本草图鉴》,详见该条。

  • 肥热疳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热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疮

    即水痘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眩

    ①古病名,见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》,又称风头眩。指因风邪或风痰所致的眩晕。详见风寒眩晕、风热眩运、风痰眩晕等条。②癫痫的别称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四:“痰热相感而动风,风心相乱则闷瞀,故谓之风眩

  • 益气生津

    补法之一。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。气津两虚,表现为汗出过多、肢体怠倦、气短懒言、口干作渴、舌质红干、脉虚或细,用生脉散之属,以益气敛汗,养阴生津。

  • 庚辛

   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,庚辛即庚日与辛日。庚辛属金,金分阴阳。庚为阳金。内应手阳明大肠经,故大肠为庚日,辛为阴金,内属手太阴肺经,故肺经旺于辛日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肺主秋,手太阴、阳明主治,其日庚辛。

  • 法琮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是医僧元觉之弟子,精医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