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箭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感冒胁痛之症,并无时行传染,因自冒风寒,先见恶寒发热,胁痛耳聋,呕而口苦,此伤寒少阳经胁痛症也。若寒热已除,后乃胁痛干呕,此表解里未和,热邪痰饮之症。”又:“感冒胁痛之治,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闷乱烦热之状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参见闷瞀条。
病在胸膈、胁肋、肺者,宜于临睡前服药(见清·景日昣《嵩崖尊生书》)。
见叶氏女科证治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五液之一。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。唾为肾液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肾为唾”。肾经有一络脉,上挟舌本,通舌下廉泉穴。肾虚水泛而多唾,唾液清冷;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,口中感腥咸异味。②同吐。《素问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