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真虚假实证

真虚假实证

证名。指正气极虚之时,反见实证的假象。如内脏气血不足,运化无力,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、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至虚之病,反见盛势。……如病起七情,或饥饱劳倦,或酒色所伤,或先天不足,及其既病,则每多身热便闭,戴阳胀满,虚狂,假班等证。似为有余之病,而其实由不足。医不察,因从而得之,必枉死矣。”《医宗必读·疑似之症须辨论》:“至如至实有羸状,误补益疾;至虚有盛候,反泻含冤;阴症似乎阳,清之必毙;阳症似乎阴,温之转伤。当斯时也,非察于天地阴阳之故,气运经脉之微,鲜不误者。……脾胃损伤虚也。甚则胀满而食不得入,气不得舒,便不得利,皆至虚者有盛候也。”参见真实假虚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辨舌指南

    舌诊著作。一名《彩图辨舌指南》。曹炳章撰于1920年。作者较广泛地收集古今有关舌诊文献,参阅部分现代医著并结合个人见解编纂而成。书分5编,共6卷。首编(卷1)为辨舌总论;2编(卷2)为观舌总纲;3编(

  • 胭脂菜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虎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佑王长寿经

    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喜惊

    证名。指容易惊吓的病症。出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。又称善惊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惊,心卒动而不宁也。火主于动,故心火热甚也,虽尔止为热极于里,乃火极似水,则喜惊也。反兼肾水之恐者,亢则害,承乃制故也。所

  • 疳黄

    病证名。疳疾兼有发黄的症候。由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,脾失运化所引起;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。症见身黄浮肿,状似黄疸,但目不黄,并兼有疲倦少神,时吐黄水,毛发皆直,嗜异等。治以健脾除疳为主,先服茵陈

  • 羊不挨

    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火秧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虚经行后期

    病证名。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。多因素患失血,或大病、久病,或产乳过多,耗伤阴血,以致血海空虚,冲任不足,胞宫不得按时满溢,导致月经过期而来。症见经期错后在七、八天以上,血量较少、色淡,面色萎黄,皮肤不润

  • 瘿瘤

    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
  • 埃(ai 哀)

    热、热甚。指烧爆炙热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禁犯焠热食。”谓禁过热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