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辨证录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钞类编·肢体门》。即四支解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瘰疬大小不一者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详瘰疬条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淳古。益州(今四川成都)人。精通医学,任成都路(今四川成都)医学正,撰有《难经本旨》一书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若旸。江苏江阴县人。精于医,活人很多,著《医理发微》,佚。
五脏病邪之一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肺,则病皮肤痛,寒热,上气喘,汗出,咳动肩背。”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涩甚者,肺邪干心也。”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①贝母、知母各半两,巴豆(去油膜)半钱。为细末,姜泥为丸,朱砂为衣(一云青黛为衣),每服五丸,食后白汤送下。治食积火郁嗽。②又名与点丸。炒黄芩。为细末,煮糊或蒸饼为丸,梧桐子大,每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即肥皂荚,详该条。
即连朴饮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