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即坏疽漏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中藏经》。又名两手撮空。详该条。
醪,浊酒;醴,甜酒。甘浊的酒,古代用以治病(见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)。
病名。系指阳明胃火上冲致牙龈肿胀,疼痛难咬,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咬牙风即锁喉风,毒聚牙根胃火攻。”症见牙龈肿痛外,常伴有吞咽不利,口臭,便秘或身发寒热等。治宜清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三黄凉膈散
出《颅囟经》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见上脘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,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。
尽,完全或完整;剂,剂量。指服药达到完全的剂量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如桂枝汤的剂量,用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适寒温服一升,“若一服汗出病差,停后服,不必尽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