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蜀本草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世栻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胎热、胎寒、胎黄、胎肥的总称。详各条。
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①遗留不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热病已愈,时有所遗者。……病热少愈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。”②失禁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咳而遗矢。”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膀胱不约为遗溺。”
病名。痢疾之因热毒所致者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。其证痢下五色脓血,或如烂鱼肠,或如豚肝,心烦,腹痛如绞。治宜清热解毒凉血。方如茜根丸、三黄熟艾汤加忍冬藤、白头翁、马齿苋等药。本病可见于重症中毒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鲜美厚味的饮食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华食而脂肥。”
舌干焦黑而短缩。为厥阴热极,或食郁热极舌肿所致,急予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,通腑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参舌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