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因外邪失治传里,化热熏蒸所致的黄疸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今风寒客于人,使人毫毛毕直,皮肤闭而为热,当是之时,可汗而发也。……弗治,肝传之脾,病名曰脾风,发瘅,腹中热,
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浮出于脉外,循行于皮肤、分肉之间的气,系指卫气而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其浮气之不循经者,为卫气。”
书名。4卷。清·黄元御撰于1800年。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《内经》的心得。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26篇医论,包括:胎化解、脏象解、经脉解、脏候解、五色解、五声解、问法解、诊法解、医方解、十篇和喘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宗正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徐疾补泻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