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物偶入睛证。详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少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别,名曰大钟,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,其别者,并经上走于心包,下外贯腰脊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可见气逆烦闷,实则小便不通;虚则腰脊疼痛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亦称脊背强。指脊椎骨部筋脉、肌肉强急,身不能前俯的症象。多由督脉受病,或风寒外袭,湿凝瘀滞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肩背手臂痛》:“脊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,羌活胜湿汤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推食指法,此法能和气血,能发汗,用右大指外侧在虎口三关上,向上下推之,男左女右。”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