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方。升麻、葛根、芍药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紫草(或红花)、甘草。为粗末,每服三至五钱,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,或吐泻热渴。②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人参芦、白术芦、茯苓
出《漳浦县志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熟地黄、山茱萸(蒸)各五钱,巴戟天(盐水炒)、白术(土炒)各一两,人参三钱,茯苓二钱,炮姜一钱,白蔻仁(研)一粒,橘红(姜汁洗)五分。水煎服。治妇人产后呕吐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见大椎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葛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二。即小儿偏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