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胶艾汤

胶艾汤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阿胶(碎.炒燥)、川芎甘草(炙),各二两;当归艾叶(微炒),各三两;白芍药、熟干地黄,各四两。

炮制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劳伤血气,冲任虚损,月水过多,淋沥漏下,连日不断,脐腹疼痛,及妊娠将摄失宜,胎动不安,腹痛下坠。或劳伤胞络,胞阻漏血,腰痛闷乱,或因损动,胎上抢心,奔冲短气,及因产乳,冲任气虚,不能约制,经血淋沥不断,延引日月,渐成羸瘦。

用法用量每服三钱,水一盏,酒六分,煎至八分,滤去渣,稍热服,空心,食前,日三服。

甚者连夜并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方》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阿胶6克艾叶6克

功能主治养血安胎。治妊娠受伤,下血腹痛。

用法用量上二味,以水5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三次服。

摘录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方

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七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地黄艾叶(炒)当归甘草(炙)芍药川芎阿胶(炙)黄耆各30克

制法上锉为散。

功能主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,因顿仆胎动不安,腰腹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12克,用水220毫升,煎至160毫升,去滓,空腹时温服。

胸中逆冷,加生姜5片,大枣3枚。

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七

《理伤续断方》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地黄3钱,阿胶1钱,川芎1钱,艾叶1钱。

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通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2钱,水1大盏,酒半盏,煎至8分,不拘时候温服。后服鳖甲散。

摘录《理伤续断方》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阿胶1钱,白芍1钱,熟地黄1钱,艾叶3钱,川芎8分,大枣3枚。

功能主治妇人经来几点而止,过5-6日或10日又来几点,1月之内常行2-3次,面色青黄。

用法用量水煎,空心服1-2剂,次服紫金丸

摘录《竹林女科》卷一

《灵验良方汇编》卷上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当归5钱,芍药(炒)1钱,地榆(炒)1钱,熟地8钱,川芎2钱,阿胶(炒)3钱,艾叶5分,甘草4分。

功能主治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。

摘录《灵验良方汇编》卷上

《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》卷一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阿胶、艾绒、川芎甘草当归白芍、熟地、赤石脂地榆、菖蒲(一用蒲黄)、小蓟(一用苏木)。

功能主治妇人冲任虚损,崩伤淋沥,赤白带下。

用法用量水1钟,酒半钟,煎服。

摘录《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》卷一

普济方》卷三三七引《指南方》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别名胶艾芎归汤、胶艾当归

处方阿胶2两,川芎2两,甘草(炙)2两,艾叶3两,当归3两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妊娠胞阻。胎动下血在8-9月内,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。

用法用量胶艾芎归汤(《医学入门》)卷八)、胶艾当归散(《医学正印》卷下)。

冷痛,加干姜2两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三七引《指南方》

《胎产救急方》引《杨氏产乳方》(见《医方类聚》卷二二四)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别名地黄汤、胶艾芎归汤

处方当归2两,熟地黄2两,艾叶2两,阿胶(炒)3两,川芎3两(1方无地黄甘草;1方加人参、白茯苓)。

制法上锉。

功能主治妇人妊娠顿仆伤胎,腰腹疼痛,或胎上抢心,或下血不止,或短气欲死。

用法用量地黄汤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五八)、胶艾芎归汤(《济阴纲目》卷八)。

一方腹痛甚者,加杜仲地骨皮

摘录《胎产救急方》引《杨氏产乳方》(见《医方类聚》卷二二四)

《千金翼》卷二十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别名大胶艾汤

处方阿胶(炙)3两,艾叶(熬)3两,芍药3两,干地黄3两,当归2两,干姜2两,芎藭2两,甘草(炙)2两。

功能主治男子绝伤,或从高堕下,伤损五脏,微者唾血,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;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,虚喘欲死,腹痛下血不止。

用法用量大胶艾汤(《普济方》卷三一二)。

摘录《千金翼》卷二十

《外台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》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阿胶2两(炙),艾叶2两。

功能主治安胎。主妊娠胎动不安,腰腹疼痛,下血甚多。忽然下血。

用法用量以水5升,煮取2升半,分3服。

各家论述《医林纂要》:阿胶澄清下部秽浊而大滋血气,不独能养阴而已;艾叶大暖下部而补虚去寒,且能和血。

摘录《外台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》

《三因》卷十七:胶艾汤

药方名称胶艾汤

处方地黄1两,艾叶(炒)1两,当归1两,甘草(炙)1两,芍药1两,川芎1两,阿胶(炙)1两,黄耆1两。

制法上锉散。

功能主治安胎。主妊娠顿仆,胎动不安,腰腹痛,或有所下,或胎奔上刺心,短气。阴虚不足以济火,气虚不足以固血,点滴下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4钱,水1盏半,煎7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

胸中逆冷,加生姜5片,大枣3枚。

各家论述医方考》:阿胶、熟地、当归川芎,益血药也;黄耆甘草艾叶,固气药也。血以养之,气以固之,止漏安胎之道毕矣。

摘录《三因》卷十七

猜你喜欢

  • 杏霜汤

    药方名称杏霜汤处方粟米(炒)一斗六升,甘草(炒)十斤半,盐(炒)十六斤,杏仁(去皮.尖.麸炒.别研)十斤。炮制上为末。功能主治调肺气,利胸膈,治咳嗽,止痰逆。常服悦泽颜色,光润皮肤。用法用量每服一钱,

  • 四味芍药汤

    药方名称四味芍药汤处方白芍30克,生牡蛎30克,丹参15克,甘草15克。功能主治柔肝潜阳,和络熄风。主肝阳上亢,上扰清窍。(三叉神经痛)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摘录夏度衡方

  • 白及锭

    药方名称白及锭处方生南星3两,生半夏3两,海藻1两,昆布1两,冰片2钱,麝香2钱,红花2两,牡蛎2两,青盐6钱(共生研末)。制法白及半斤,切片,熬膏,和药为锭,听用。功能主治瘰疬。摘录《理瀹》

  • 加味青州白丸子

    药方名称加味青州白丸子处方白附子2两,天南星2两,半夏2两,白姜2两,天麻1两,全蝎1两,白僵蚕1两,川乌5钱。制法上并生用,为细末,姜汁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中风壅塞,?斜瘫痪。用法用量每服

  • 菖蒲散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三:菖蒲散药方名称菖蒲散处方菖蒲30克当归30克(锉,微炒)秦艽15~22克吴茱萸15克(汤浸七遍,焙干,微炒)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。功能主治祛风活血,行气消肿。主妇人风湿下浸,阴户

  • 二宣丸

    药方名称二宣丸处方当归身 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酒蒸七次,和炼蜜捣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滋阴补血。主虚损属于阴亏血虚者。用法用量每服70丸,空腹时用酒送下。摘录《医学人门》卷七

  • 绿袍散

    药方名称绿袍散处方薄荷15克青黛7.5克硼砂7.5克儿茶9克甘草9克黄柏3克 铜青冰片各3克 元明粉百药煎各7.5克荆芥15克制法共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,以致热毒蕴结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

  • 沉香金粟散

    药方名称沉香金粟散处方沉香(煨干)1两,干木瓜1两,人参(去芦)1两,诃子(炮,去核)1两,肉桂(去粗皮,不见火),半夏(红曲炒)1两,木香(湿纸煨)1两,丁香(不见火)1两,槟榔1两,川芎1两,乌药

  • 长肌散

    《玉案》卷六:长肌散药方名称长肌散处方珍珠1两,乳香3钱,血竭3钱,头发(煅灰)1钱,丝绵(煅灰)1钱,冰片1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疳疮,蛀疳。用法用量掺患处。摘录《玉案》卷六《简明医彀》卷四:长肌

  • 合光丹

    药方名称合光丹处方辰砂5两(打如绿豆大,匀用),乳香半两,天南星(末)1两,金箔5片。制法先将朱砂用蜜浴过,上用金箔5片度过,用天南星为底,乳香为粗末.在上面安一张好纸,上裹定,用面糊粘合:又上面用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