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①足厥阴肝经之简称,见该条。②推拿穴位名。又名肝、肝木。①位于食指远端的指腹面(《小儿推拿广意》),现通用此处。可退肝胆之火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大拇指下一指名为食指,属肝。肝气通于目,络联
月经的别称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妇女经事谓之月水,又谓之潮水。曰月者,一月一至也;曰潮者,取其信也。”详月经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,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。参见产后腹痛条。
病人自觉口香。可见于消渴病重证。
解剖学同名器官。位于口腔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篇》:“舌者心之官也。”舌之根部称为舌本,舌之尖部称为舌尖,舌之两侧称为舌旁,舌底经筋称为舌系,舌之中部称为舌中。舌内应于心,司味觉,与吞咽、发音有密切关系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五脏病邪之一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沉甚者,肾邪干心也。”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肾,则病骨痛,阴痹。阴痹者,按之而不得,腹胀,腰痛,大便难,肩背颈项痛,时眩。”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