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称达邪透表。即透达表邪的治法。外感表证,须透邪外出,故称。
即髃骨。详髃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市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。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,而生少阴症。脉微细而沉,自汗,咽不利,一名肾伤寒。切不可用寒凉之药。宜半夏桂枝汤(半夏、桂枝、甘草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①针刺伤膈膜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中膈者,皆为伤中。”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。过食腻滞,或嗜酒无度,或过食高粱厚味,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。
【介绍】:见吴勉学条。
又名颡、额颅。前发际以下,两眉以上的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。”
促脉的简称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促。”详促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