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甘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金液丹第二方,见金液丹条。
指腭骨的水平部,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。左右共二块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饮乳不下,口吐涎沫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一百七十七:“小儿乳食不下,吐涎沫而微壮热者,痰实也。”治宜利气化痰,用赤茯苓散(赤茯苓、陈桔皮、川朴硝、旋覆花、甘草)。
见心圣图说要言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难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余纲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头偏痛、偏头风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如头半寒痛者,先取手少阳、阳明,后取足少阳、阳明,此偏头痛也。”《医林绳墨·头痛》:“有偏头痛者,发则半边痛,然痛于左者属气,此气胜生风也,宜以驱风
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