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蒂丁肿

蒂丁肿

病名。出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蒂丁肿,后号悬疔。”即悬疔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转脉漏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起居、饮食失节,复为邪毒内侵而致。症为初起颈项肿块,疼痛寒热,日久化脓破溃,渗流脓水。宜内服连翘散。相当于颈部化脓性或结核性的窦道。

  • 绒毛鸡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乌骨鸡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潮脑

    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樟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许佐廷

    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兼医家。字乐泉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少业儒,为贡生,曾任太守等官职。因留心医药,觅得同乡郑所藏的喉科秘本《喉科秘钥》一书(郑氏为当地祖传喉科医,世称“西园喉科”),

  • 化热

    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。风、寒、燥、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,在初期阶段,多有恶寒、苔薄白等表寒症状;如病邪传入气分以后,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、口渴唇干、心烦、便秘、尿赤、舌红苔黄、脉数等症,显示病邪化

  • 损脉

    损,耗损减退之意。属于阴盛、脉搏至数减少一类的脉,如迟脉、结脉之类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何谓损?一呼一至曰离经,再呼一至曰夺精、三呼一至曰死,四呼一至曰命绝,此损之脉也。”

  • 灸法术语。①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。②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。

  • 鼻生红线

    病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。即鼻祟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前遍身生疮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遍身生疮,此症乃因受热之故,宜用首乌散。”(首乌、威灵仙、苦参、荆芥、胡麻、石菖蒲)

  • 产后四不活

    是古时对产后四种危重症的描述。宋·陈选《妇科秘兰》:“一者身体强直,有如反张,小腹胀痛,口噤不开,亦名蓐风,乃产后为风邪所中,华佗愈风散灌之最妙(方见产后中风条),不得大发其汗。二者产后气急,喉中如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