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血海

血海

四海之一。指冲脉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”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王冰注:“冲为血海”。②指肝脏。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王冰注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则血归于肝脏,何者?肝主血海故也”。③经穴名。代号SP1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百虫窠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大腿内侧,髌骨内上缘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。或当屈膝成直角时,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,2~5指向膝上伸直,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°角斜置,指端尽处取穴(《千金翼方》)。另说在膝上二寸半(《针灸甲乙经》等);在膝上三寸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注);在膝上一寸(《类经图翼》)。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;并有股动、静脉肌支通过。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,瘾疹,阴部痒痛,股内侧痛等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55)。

图55

猜你喜欢

  • 齿疏

    证名。又叫齿豁,即牙缝疏豁。症见牙齿疎且排列不齐。详齿豁条。

  • 风腲腿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一:“风腲腿之状,四肢不收,身体疼痛,肌肉虚满,骨节懈怠,腰脚缓弱,不自觉知也。盖风邪侵于分肉,流于血脉,荣卫稽留,涩而不行,致身体骨节,肌肉腰脚,痹滞无力不能用也。”宜用五加皮

  • 右胁痛

    证名。指右侧胁痛。多由肝邪犯肺或气滞、痰饮、食积引起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食积胁(右)下,如扛挭起一条作痛,神保丸、枳实煎汤下,轻者保和丸;痰饮流注肝经,喘咳引痛者,二陈汤加南星、苍术、川芎、柴胡、白

  • 虎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仲吕

    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
  • 纯艾条

    见艾卷条。

  • 免身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。即分娩。详该条。

  • 鱼尾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多由足太阳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。生于项后发际两旁角处,脑后发之旁,属浅表轻症,易成脓,治同外痈。相当于枕后化脓性淋巴结炎。

  • 眼瘤

    病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多由痰浊瘀血凝滞而成。本症初起,睑生硬结,色白而坚,日久渐大,如杯如升。治宜消痰化湿,散结行瘀。

  • 肘后备急方

    方书名。简称《肘后备急方》。8卷。晋·葛洪撰。约成书于三世纪。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《玉函方》(共100卷),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、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。最初名《肘后救卒(一作卒救)方》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