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补阳还五汤

补阳还五汤

药方名称补阳还五汤

处方黄耆120克(生)归尾6克赤芍4.5克地龙3克(去土)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

药理作用(1)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《浙江中医杂志》1986(3):110,中风患者血液处于"粘、浓、凝、聚"的倾向,运用本方后,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,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,抑制和溶解血栓,以改善微循环,促进侧枝循环。(2)对心、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《中药通报》1987(2):51,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,有缓慢、持久的降压作用,对麻醉家兔能显着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,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着降低,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。(3)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《陕西中医》1986(10):466,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,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,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。

功能主治补气活血,祛瘀通络。

初得半身不遂,依本方加防风3克,服四五剂后去之;如已病三两个月,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,加附子12~15克;如用散风药过多,加党参10~15克。主中风后遗症。正气亏虚,脉络瘀阻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语言謇涩,口角流涎。大便干燥,小便频数,或遗尿不禁,舌苔白,脉缓。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小儿麻痹后遗症,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、截瘫,属气虚血瘀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注意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,风、火、痰、湿等余邪未尽者,均忌用。

备注本方重用生黄耆大补元气,归尾、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,地龙通行经络。诸药合用,使气旺血行,瘀祛络通,诸症自可渐愈。

摘录医林改错》卷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家秘加味枳术丸

    药方名称家秘加味枳术丸处方白术(泔浸,土炒)2两,枳实(去瓤,麸炒)1两,神曲(炒)1两,麦芽(炒,研取粉)1两,陈皮(去白)1两,山楂肉1两,香附(炒)1两,砂仁(炒)5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荷叶烧陈老

  • 苦酒白丸

    药方名称苦酒白丸处方女萎2两,半夏(洗)2两,附子(炮)1两,藜芦(炙,去头)1两。制法上为末,和以10年苦酒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赤白滞下,肠已滑,日数十行者。用法用量每服3丸,饮送下,1日3次

  • 乌梅粥

    药方名称乌梅粥处方乌梅15~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,入粳米煮粥。粥熟后加冰糖适量,稍煮即可。功能主治生津止渴,敛肺止咳,涩肠止泻。适用于久泻、久痢等。用法用量每日2次,温热食

  • 大黄膏子

    药方名称大黄膏子处方大黄4两(酒浸,焙干)。制法上为末,以醋1碗,熬成膏为丸,如芡实大。功能主治闺女经闭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空心酒调下。摘录《玉案》卷五

  • 大散方

    药方名称大散方别名百草散、备急百灵膏处方草木茎叶(5月5日平旦在方圆5里内采)每种各半把。制法日正午时切,礁捣,用石灰1斗,捣令极烂,仍先选拣大实桑树2-3株,凿作孔,令可受药,后分药于孔中,实筑令坚

  • 龙胆煮散

    药方名称龙胆煮散处方龙胆半两,细辛半两(去苗叶),人参半两,防风(去叉)半两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头风注目昏暗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,水1盏,加沙糖少许,同煎至6分,温服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○八

  • 安胎和伤汤

    药方名称安胎和伤汤处方生地9g,白芍9g,白术9g,当归9g,枳壳6g,朱砂6g,茯神9g,续断9g,木香3g,甘草3g。功能主治镇静安胎,和伤止痛。主孕妇受伤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各家论述本方用茯神、朱

  • 七三丹

    药方名称七三丹处方熟石膏21克 升丹9克制法共研细末。功能主治提脓去腐。治流痰、附骨疽、瘰疬、有头疽、骨髓炎等,溃后腐肉难脱,脓水不净者。用法用量掺于疮面,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,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。摘录

  • 五味消毒饮

    药方名称五味消毒饮处方银花18克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.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治热毒蕴蒸肌肤,致生疔疮痈肿。红肿热痛,发热恶寒,舌红脉数者。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煎至300毫

  • 葱豉安胎汤

    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删繁方》:葱豉安胎汤药方名称葱豉安胎汤处方香豉27克(熬)葱白(切)27克阿胶6克(炙)功能主治养血安胎。主妇人怀妊,胎动不安。用法用量上三味,切。以水600毫升,煮前二物,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