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川楝子,详该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出《汉英韵府》。为破布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头部。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,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著《陈氏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指突然声哑。即暴瘖。《医门补要》附载:“暴哑声音者,风痰伏火,或暴怒叫喊。”详暴瘖条。
病证名。因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呕吐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凡小儿乳哺不宜过饱,若满则溢,故令呕吐。”小儿饮食失宜,最易导致胃气受伤,胃气伤则呕吐。表现为频吐酸馊粘液,或吐黄水,或吐清涎,腹胀,嗳气,厌食等。见于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斑蝥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痘疮入眼,或痘疹入眼。详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