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指冬季感受不正之气而至春发病者。与伤寒、温疫源本小异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二:“伤寒,时行,温疫,三名同一种耳,而源本小异。其冬月伤于寒,或疾行力作,汗出得风冷,至夏发,名为伤寒。其冬月不甚寒,多
涌流出于外。《素问·著志教论》:“阳气滂溢,干嗌喉塞。”
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九方。雄黄、雌黄、砒石各等分。为粗末,瓷罐收盛,上覆盖新瓷盏,赤石脂水调泥合缝,候干透以炭火加热,盏内盛清水半盏,水耗再添,自早至晚后住火,经一夜,取盏底药研细,枣肉或蒸饼为丸,麻子大
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藿香正气散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尚龄。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)人。唐永卿之后代。参考诸家方论,撰《原病集》,论述七情六淫之伤,饥饱劳逸之过。子杲继其业,亦著名于时。
病名。即风丹,详该条。
阴交、阳交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二陵条。
病名,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六。即狐疝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伽蓝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子痫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