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脉络之横斜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甘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六十引李东垣方。又名黄连饮子。黄连(酒炒)、黄芩(酒炒)、龙胆草、生地黄、柴胡各一钱,升麻五分。水煎,于午前或饭后热服。治暴发火眼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明·张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病人的形体与气机活动相协调的现象。如形盛气亦盛,形虚气亦虚。这些病人,即使病较重,预后仍较好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形气相得,谓之可治。”
病证名。又名红汗。指急性热病在高热无汗的情况下,未发汗而忽然鼻衄不止,衄后反热退身凉,起到了汗出而解的同样作用,故称自衄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身无汗,自衄者愈。”
病名。出《医钞类编》。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。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