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辨疮疡

辨疮疡

主要指辨别疮疡阴阳属性。其辨证要点是:①皮肤颜色。红活焮赤的属阳;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。②皮肤温度。灼热的属阳;不热或微热的属阴。③肿形高度。肿胀高起的属阳;平塌下陷的属阴。④肿胀范围。肿胀局限,根脚收束的属阳;肿胀范围不局限,根脚弥散的属阴。⑤肿块硬度。肿块软硬适度,溃后渐消的属阳;坚硬如石,或柔软如绵的属阴。⑥疼痛感觉。疼痛比较剧烈的属阳;不痛、隐痛、痠痛或抽痛的属阴。⑦脓液稀稠。稠厚的属阳;稀薄的属阴。⑧发病缓急。急性发病属阳;慢性发病属阴。⑨病位深浅。病发于皮肉的属阳;发于筋骨的属阴。⑩病程长短。阳证病程较短;阴证病程较长。11预后顺逆。阳证易消、易溃、易敛,预后良好;阴证难消、难溃、难敛,预后较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敷水处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宁条。

  • 辨证论治

    又称辨证施治。是理、法、方、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,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。即通过四诊八纲、脏腑、病因、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、体征进行综合分析,辨别为何种证候,称辨证;在辨证基础上,拟定出治疗

  • 升降法

    推拿手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对肢体关节进行上下屈伸活动的一类手法。有滑利关节、舒展筋脉,解除粘连,帮助复位等作用。

  • 水气

    ①古病名。指水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诸有水气者,微肿先见于目下也。”《金匮要略》载有水气病,其中包括风水、皮水、正水、石水等。②指水饮、痰饮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

  • 经多发肿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经水不止,身发肿满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李濂医史

    医史著作。原名《医史》。十卷。明·李濂撰。刊于1515年。本书编录了明代以前的名医共72人的传记,其中卷1~5从历代史书(包括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以下至《元史》)中辑录医家列传;卷6~10作者参考有关文

  • 经断复来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又名倒经,俗称倒开花。指妇女月经已断一年以上,而又见经血者。如无明显症状,是属营血有余。若有病态反应,乃多因血热下迫,内扰冲任所致。宜清热为主,用芩心丸,或益阴煎(

  • 目枯涩

    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目干涩,详该条。

  • 小肠主受盛

    受,接受;盛,承接。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承受从胃中来的、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,进行分别清浊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”

  • 随军茶

    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