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皮毛条。
病名。鸩是一种毒鸟,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。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者。《辨证录·中毒门》:“人有饮吞鸩酒,白眼朝天,身发寒颤,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,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,至眼闭即死。”治宜用大剂清热解毒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山东东平人。精医术,撰有《如宜方》二卷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蜂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裕庆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痿的别称。因四肢痿弱,变易正常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支不举。”张志聪注:“痿易者,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。”详痿条。
喻脉象的细小而急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肾脉小急,肝脉小急,心脉小急,不鼓皆为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