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又名耳后高骨。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。用揉按法,可治惊风抽搐、烦躁不安、外感头痛等症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用两手中指、无名指,揉运耳后高骨,二十四下毕,再掐
诊病的方法。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。即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等方法了解病情,并据此进行辨证,对疾病作出诊断。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,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,被广泛地结合应用,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伏龙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下睑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江西九江人。得名医庞安时之传,精医术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昆明鸡血藤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2.1。凡参15~30克,当归、白芍药、郁金、党参、车前子、白术、茯苓各9~15克,败酱草、金银花各12~30克,茵陈9~30克,龙胆草6~12克,栀子、甘草各6~9克
少商、商阳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