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金匮要略》卷中: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药方名称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别名己椒苈黄丸(《金匮要略》卷中)、椒目丸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)。

处方防己椒目葶苈(熬)大黄各14克

制法上四味药,为末,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攻逐水饮。主治水饮停积,走于肠道,漉漉有声,腹满便秘,口舌干燥,脉沉弦。现用于肝硬变腹水、肺原性心脏病、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。

用法用量空腹时服1丸,日三服,渐稍增。口中有津液。

渴者,加芒消7克。

摘录金匮要略》卷中

《金匮》卷中: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药方名称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处方防己1两,椒目1两,葶苈1两(熬),大黄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肠间有水气,腹满,口舌干燥。

用法用量防己椒苈丸”、“防椒苈黄丸”。本方改为汤剂,名“防椒苈黄汤”(见《证治宝鉴》)、“防己椒苈汤”(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。

渴者,加芒消半两。

各家论述1.《退思集类方歌注》:肺与大肠为表里,肠间水气不行于下,以致肺气胶郁于上而燥热之甚。用防己疗水气,椒目治腹满,葶苈泻气闭,大黄泻血闭,急决大肠之水以救肺金之膹郁,不治上而治下,故用丸剂也。

2.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此方以防己椒目导饮于前,大黄葶苈饮于后,前后分消,则腹满减而水饮行,脾气转而津液生矣。

摘录《金匮》卷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草果丸

    药方名称草果丸处方草果2钱(去瓤),三棱(烧)1钱,砂仁2钱,槟榔2钱,黑牵牛(去白)1钱,青皮(去瓤)2钱,巴豆1钱(去油)。制法上为末,面湖为丸。功能主治小儿疳浮,脾胃虚弱。用法用量每服15丸,汤

  • 开心肥健方

    药方名称开心肥健方处方人参5两,大猪肪8枚。制法捣人参为散,猪脂煎取凝。功能主治补益,服百日,骨髓充溢,日记千言,身体润泽;去热风、冷风、头心风。主中风。用法用量《兰台轨范》:此方治老人及风燥者最宜。

  • 姜墨煎

    药方名称姜墨煎处方生姜汁1合,墨(研)1钱,蜜1合。功能主治乳石发动,热盛,或吐血、唾血不定。用法用量和匀,细细呷之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

  • 辰砂散

    《苏沈良方》卷二:辰砂散药方名称辰砂散别名朱砂酸枣仁乳香散、灵苑辰砂散、灵苑丹处方辰砂1两(须光明有墙壁者),酸枣仁(微炒)半两,乳香(光莹者)半两。功能主治化痰定惊。主风邪诸痛,狂言妄走,精神恍惚,

  • 秘方换腿圆

    药方名称秘方换腿圆处方薏苡仁、石南叶、天南星(洗.姜制.炒)、川牛膝(酒浸.焙)、肉桂(去粗皮)、当归(去芦)、天麻(去苗)、附子(炮.去皮.脐)、羌活、防风(去叉)、石斛(去根.微炙)、黄芪(蜜炙)

  • 百部根酒

    药方名称百部根酒别名百部酒处方百部根4两。制法以酒1斗,渍再宿。功能主治卒上气咳嗽。用法用量百部酒(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五)。摘录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三,名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

  • 参脂四物汤

    药方名称参脂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人参2钱,五灵脂(微焙,研未,酒飞过,去砂)2钱。功能主治补心软坚,散瘀通脉,和血养阴,止心腹血气绞痛,除冲任痼冷沉寒。主冲脉虚寒,经止不行,冷气上抢心胸,心腹疼痛不止。

  • 温经活血汤

    药方名称温经活血汤处方泡附子15克,干姜6克,当归15克,赤芍30克,地龙12克,鸡血藤30克,牛膝15克,丹参30克,炙甘草6克,蜈蚣1条(研末冲服)。功能主治温经散寒,活血通络。主寒邪外邪,络脉不

  • 加味滞下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滞下丸处方川黄连(切片,拌好酒,用吴茱萸浸2宿,瓦上炒干,分连、萸各贮,净黄连3两,白痢加茱萸1两,赤痢用湿槐花炒,去槐花)8两,白芍药(酒浸,切片炒)5两,乌梅肉2两,滑石(水飞)6两,

  • 九痛圆

    药方名称九痛圆处方狼毒(炙香)一两,附子(炮.去皮.脐)三两,干姜(炮)、巴豆(去皮.心膜.炒干.取霜)、人参、吴茱萸(汤洗七次),各一两。炮制上六味为细末,炼蜜和圆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