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素有胃气虚弱,产后饮食不节,重伤脾胃,胃失和降所致。症见胃脘部痞满不舒。治宜健脾益气,消食行滞。方用导功散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与热在骨髓相对而言。一般指邪热在体表浮浅处的病症。亦作表热里寒解。又有释为真寒假热者。参见热在骨髓及有关各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新广药对》3卷,已佚。
即指纹郁滞,推之不畅。主病邪稽留,阻遏营卫运行,每因痰湿、食滞、邪热郁结所致,均属实证。
指小肠。心为火脏,小肠与心相表里,故称小肠为“火府”。
解剖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:“上左尽牙属胆,下左尽牙属肝,上右尽牙属肺,下右尽牙属大肠。”按尽牙即智齿,也就是第三磨齿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即打马过天河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乍寒乍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