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明·万全《婴儿家秘》。即养胎。详该条。
出后蜀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轻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野棉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忧气,则不可极作,暮卧不安席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。”所指为膻中穴。膻中位于两乳之间,内部为肺,肺主气,诸气皆属于肺,故名。凡属气的病变,皆可酌情取用。
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见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卤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