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,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方书。3卷。日人甲贺通元撰于1720年。本书选常用方1500余首,分为57类。每方详考方剂原委,间录古今名医有关论述,阐发古人立方本旨,及治证、加减、煎法、汤使妙意,以知变通。收入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长春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桔梗、天麻、防风各半两,五味子、全蝎、乌风蛇、细辛、赤芍药各一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半,食远米饮调下。治眼胞外翻,贴于外睑之上,如舌舐唇之状。
证名。亦作口眼斜。《景岳全书·非风》:“口眼歪斜者,足阳明及肝胆经病。”详见口眼斜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见《本草述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项(后颈)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。见发际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。即凉燥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