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门

风门

经穴名,代号BL12。亦称风门热府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别名热府。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。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,并有第二肋间动、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。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,胸背彻痛,项强痈疽发背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,即耳屏间切迹相平处,相当于听会的部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风门在耳前,少阳经所主,色黑则为寒为疝,色青则为燥为风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脚拐毒

    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外踝疽。详附骨疽。

  • 治疔汇要

    书名。又名《治疗大全》。2卷。清·过铸撰。刊于1896年。卷上为治疔总论,辨证及50余种疔症;卷下列治疗的方剂和药物。

  • 刘汉基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四川巴县人。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,撰《药性通考》8卷,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,並附或问以答疑难。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。

  • 滋肾息风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一方。当归、菊花各二钱,熟地黄、菟丝子各四钱,枸杞子、巴戟天、豨莶草各三钱,天麻八分,炒独活一钱,大枣十枚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肾风,症见头目眩晕,心中悬悬,惊恐畏人,常蒙被而卧。

  • 史载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史堪条。

  • 漱涤

    又称含漱。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。由于药汤清热解毒的作用,能除去腐烂组织及脓液。如麻疹过程中发生口疮,用野蔷薇根煎水含漱。又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风化硝、白矾、食盐各3克,加水一杯,煎沸,候凉

  • 引火归原

    治疗肾火上升的方法。肾火上升,表现为上热下寒、面色浮红、头晕耳鸣、口舌糜烂、牙齿痛、腰痠腿软、两足发冷,舌质嫩红,脉虚,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、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,使阴阳平调,虚火不升。

  • 唐桐园

    【介绍】:见唐千顷条。

  • 葛根芩连汤

    即葛根黄芩黄连汤,见该条。

  • 螺丝三七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红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