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髀关

髀关

经穴名,代号ST31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大腿前外侧,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,当缝匠肌外侧,与会阴平高处;或于髌外上12寸处取穴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“在伏兔后交分中”(《针灸甲乙经》,“伏兔后,骻骨横纹中”(《医学入门》);“约伏兔后一寸许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。布有股外侧皮神经,深层有旋股外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腰、髋、股、膝痛,下肢屈伸不利、麻痹瘫痪;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。直刺1~1.5寸,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136)。②人体部位名。大腿前上方股关节处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,……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股里,下至气冲中而合,以下髀关,抵伏兔。”

图136

猜你喜欢

  • 枨(zhàng)后

    见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。即胀后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神机

    神,指生命活动;机,机转。生命的表现和机转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根于中者,命曰神机,神去则机息。”

  • 小肠泻

    病证名,小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泻自小肠来者,亦水谷注下而不分,则成糟粕而非完谷,且小肠为受气之府,水谷到此,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。”治宜泌别水谷,用五苓散,使水谷分利,则泻自止。

  • 叶东卿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志诜条。

  • 阴市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3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阴鼎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大腿前外侧,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,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。一说“当伏兔下行二寸,临膝取之”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。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

  • 小指(趾)次指(趾)

    指无名指,即手第四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三焦手少阳之脉,起于小指次指之端”。或指足第四趾,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入小指(趾)次指(趾)之间。”

  • 火伤

    ①指直接被火焰或火器烧伤。②火邪所伤,症见高热、烦渴、咽喉肿痛、面红目赤、斑疹、吐血衄血,舌红绛,脉数等。当以泻火为大法。

  • 火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即烧伤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托黄芪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方。当归、炒白芍药、川芎、白术(土炒)、陈皮、炒穿山甲、皂角刺、黄芪各一钱,槟榔三分,肉桂五分。水煎,食前服。治疮疡因气血虚而不能发长者。

  • 饮食内伤痢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即积痢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