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
食疗著作。①4卷。清·柴裔撰。刊于1741年。本书集常用食品468种,分水、谷、菜、草、木、石、果、禽、兽、鳞、鱼、介、虫、人等14部。各物明其性味,别其功治,多辑自前人著述。末附《食物金镜》一篇。②
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成长过程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一月始胚,二月始膏,三月始胞,四月形体成,五月能动,六月筋骨立,七月毛发生,八月脏腑具,九月谷气入胃,十月诸神备,日满即产矣。”后世医家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分类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郄,是间隙的意思,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。十二经及阴蹻、阳蹻、阴维、阳维各有郄穴一个(见表),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,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选穴法的一种。指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。如颅脑手术取颧髎,甲状腺手术取扶突等是。
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妇女分娩之后,多气血亏虚,若患疮疡,宜内托之法扶正驱邪,使营卫通行,毒邪消散为妥。